ALT_IMG

Our Faith-Simple

這世界充滿了眾多的資訊,這些資訊每天都在網路、報章雜誌等通訊媒介中串流,而了解資訊是重要的,掌握資訊也是重要的,但能夠實用資訊才是我們最需要得到的精華所在,而透過種種的資料匯集、分類、拆解,這些動作都只是為了一件事情:Simple Readmore...

ALT_IMG

Our Faith-Superior

在科技大爆炸的現在,擁有一技之長,僅能夠讓你三餐溫飽,或許不能。一個對於自己專業非常有深度的人,也僅僅是一個能夠完成別人交代任務的人,現今社會不只要求一個人要有深度,還得具備廣度 Readmore..

Alt img

Our Faith-Sagacious

一個人再怎麼引領而望,遠不過站在巨人肩上所具有的視野,而透過網路分享,知識已經無遠弗屆,但茫茫大海中哪邊才是你需要的魚點,下網然後豐收。Readmore...

ALT_IMG

Our Faith-Social

如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已變的更加多元與便利,不論是面對面的對話,或是網路上彈指間的交流,交際能力無疑在兩者之間扮演了連結的角色。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更需要伸長我們的觸手多面向的接觸。 Readmore...

ALT_IMG

Our Faith-Sustained

想要長久的走在時代尖端就必須要不斷的充實自己,然而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只憑藉個人的力量難以消化如此龐大的資訊。 Readmore...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What the future will be ?

0 意見


未來的世界?

世界隨著時間迅速的變遷,我們得跟上時代的腳步。在充實自己的過程當中,我們更需要往前看,看到產業間萌生的任何可能。

趨勢,是一個難以掌握的方向,但我們可以從整理各種不同的資訊來了解大致上的潮流,雖然並不一定能夠操控未來的走向,不過我們至少不會被未來操控我們的人生。

從優勢品牌的轉換看趨勢

國際大廠的優勢年年轉變,從電腦硬體廠商IBM 到軟體大亨Microsoft ,再從Microsoft 到做搜尋引擎的Google ,最終又來到了現今主攻社群網站的Facebook 、設計導向的Apple 的年代,我們學習到了什麼?

網路預言大師凱文凱利:我們只知道,它(商業界新興的黑馬)需要有自己的優勢,在另外一個行業有自己的優勢,現今確實很難注意到它,它肯定不在這個行業,但是它會帶來顛覆性的變化。
引用至Appguru 馬化騰 VS. 凱文凱利:網際網路千億級的考問(下)
http://www.appguru.com.tw/appguru/blog/6708/ma-vs-kevin-kelly-one-hundred-billion-internet-test-q

從新創的角度思考、創立新的商業模式是我們這一代需要更加努力的,創新的定義是:在新興市場上建立自身品牌的利基。在創造利基價值前,我們得向前看,抓準市場焦點,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物聯網的世代來臨

網路對於未來的世界來說,現階段還是個小小的嬰兒,雖然如此方便,但我們還是擺脫不了瀏覽器的拘束。未來的日子裡,我們不會再被單一裝置所限制,每個我們能使用的物品都與網路脫離不了關係,資訊的分享化、快速串流讀取是未來的趨勢,但我們不能被這複雜繁瑣的網路訊息給淹沒,如何從物聯網的這波潮流崛起上,想到更多創新的應用點子,將為我們帶來更多商業的價值。

產品及服務個人化

未來的日子會有更多更創新的商品產出,但在消費者對商品的使用層面上,商品所提供的服務將會更加深入消費者的生活模式中,網路的便利性將服務帶到使用者的身邊,使用者的意見將更容易被網路所接收,由此可知,商品服務的個人化將越來越重要,個人化的服務也將被視為商品生存的必要條件。

由於網路的爆炸發展,個人的創意更容易被網路挖掘,許多小小的創意更容易被實現,也造就更多幫助創意點子實踐的網路平台產生。

消費型態的轉型

當物聯網的崛起,我們的消費模式將會轉變,更多的消費行為將只存在於家中,甚至停留在你的床上。智慧電視、手機、電腦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將會結合更多後端金流服務廠商,當網路個人隱私權已被安全控管的前提下,在家中消費已成為一種趨勢。我們可以看到蘋果公司提供的應用程式消費平台如此盛行,全因為消費的方便性大大提升下帶來的成果。未來,家庭消費平台的整合,將帶領消費型態的轉型。

資訊串流與顯示裝置普及化

因為資訊的流量越來越大,我們可以大膽的預測未來的日子裡,只要存在平面的裝置將會與顯示器整合,任何網路資訊直接顯現在我們的周圍,我們就好像生活在虛擬的世界當中,軟體所帶來的效益將大大影響人類的生活。

現今的資訊發源點多半為媒體所提供,但資訊的拓展介面卻漸漸的被社群平台所吞食,社群網站所提供的服務與資訊將充斥我們的生活,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近,甚至改變人與人相處的方式。

雲端作業系統蓬勃發展

我們現在所擁有的電腦幾乎都屬於終端設備,而在雲端作業系統的發展下,我們可能無須再去維護我們的電腦,這些事情交給雲端作業系統提供商解決就好了。作業系統的雲端化,雲端計算實現的距離已不遙遠。

未來,只要找到一個有螢幕的地方,就可以打開自己的作業系統,我們不再在乎硬體的所有權,我們掌握的將是軟體的存取權。

輸入裝置的改變

因為顯示器的數量大量提升,隨處都可以使用網路的資源,互動式的操作方式將越來越重要,體感裝置的世代將漸漸到來。我們必須從體感的應用層面切入,了解手勢、姿勢變化所能提供的資訊有多少,新創的應用方式或全新的消費體系將帶來無限商機。

眼球追蹤技術也是輸入裝置的其一選擇,加入手勢的互動,將可帶領我們真正進入虛擬的世界,從視覺的分享建立全新社群體系,這將會帶給人們完全不同的生活感受。

資訊爆炸的未來

從現在想未來,或許那麼多一點的不真實,但這卻是我們在未來能站穩腳步的必要條件。從物聯網的世界裡,我們看到社群媒介的活躍,也看到虛擬實境的普及化,任何不可能將成為可能,電影裡的精湛場面並不是不可能,我們除了要欣然接受這些科技帶來的改變,還要讓他成為我們的利基。

看穿趨勢,投資自我,才不致被潮流打敗。
photo via http://finkorswim.com/
Continue reading →
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從科技與藝術談品質與感質

0 意見



科技與藝術

商品是展現科技與藝術的結晶,但將他劃分為科技與藝術太過生硬,我們可更深一步的探討商品的內涵,不外乎也就是品質(Quality)與感質(Qualia)的融合體。

科技之於品質,藝術之於感質

長久的市場篩選下我們可看出:產品在感質層面的重視度大於品質層面的提供給消費者的感受,品質固然重要,但並不是購買商品意念的絕對因子,其提供的感受受到限制,並隨著時間流失,造成商品潮流沒落;但
感質可提供消費者完全不一樣的感受,也可締造酒越陳越香的效果,也是商品利潤來源的絕對因子。
一般而言,藝術是直接感受的,科技是隨後遇見的,雖然提升生活品質的來源是科技,但決定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因素卻往往是藝術帶來的感受。


時代的演進看穿價值的來源

時間推進帶來生活方式以及習慣的改變,產品的發展角度從Use to User,產品的設計方針從Hi-tech. 到Hi-touched ,這些都是最直觀的看法與設計思維。產品設計理念從 Function, Friendly, Fun, Fancy 一路演進至Feeling,我們可看到產品設計從1930s的功能導向到現在的感受導向,正代表著感質的重要性逐漸超越品質。
所以,創造感質的價值是現階段開發商品最重要的構思點!


感質的價值哪裡找?

記憶、藝術、文化,是感質發起的三大源頭,從消費者的印象、記憶、紀念日傳達商品的內涵,從商品外在的藝術線條、設計感,襯托出商品的獨特質感,最後藉由國家、品牌傳達商品意念,並帶給消費者全然不同的生活感受。

整合並創造團隊利基

整合的力量將是各行各業所追尋的目標,由上至下的垂直整合與水平面跨領域的市場整合是品牌執行力與市場覆蓋能力的主要來源。我們必須追尋Qualia的五大因子:Attractiveness(魅力), Beauty(美感), Creativity(創意), Delicacy(精緻)與Engineering(工學)來走向商品整合的目標,達成科技與藝術的完美整合。


培養奠定個人基礎

前文所述藝術, 科技, 商品展現三大主軸剛好可對應至我認為一個人在社會上須著重的人格特質,也就是Passion(熱情), Professional(專業) 與Performance(表現),此三層面的思維缺一不可,也是創業家所需具備的理念,希望大家也能有更深層的領悟!

(photo via www.news.cn)
Continue reading →

工作與行事曆管理(下)

0 意見


此篇將延續 "工作與行事曆管理(中)" 繼續介紹awesome note的功能:

note, diary, anniversary
這些是基本的note app 功能,我就不再多說,只能說他的介面十分簡易,操作也很大方,且將各個note 都整合進入行事曆,如果覺得太過繁雜也可以選擇不要顯示,所以不用的功能也可以輕易剃除,實在是太為使用者著想囉!

Sync with GoogleDocs
這個功能就是我很常使用的功能了,因為我常常走在路上就突然會有靈感,或是去研討會沒帶筆電,就只有一支手機,那就可以藉由aNote 記錄下一寫簡單的筆記,雖然說是簡單,但也是一些有內容的精華,而這些資訊只要Sync 一下,馬上就可以與GoogleDocs 同步,當然,不管是GoogleDocs 還是aNote 都可以設定需要同步的資料夾,不會隨便就同步所有東西,這樣也方便控管隱私的問題,完全符合作者的使用想法。

aNote 是一個以行動裝置為基礎的個人文件管理應用程式,包含所有我們平常會使用到的工具,如果平時需要及時紀錄許多創新的點子,或是有做生活紀錄習慣的使用者,aNote將會是個好用的工作管理軟體。



GoogleDocs

GoogleDocs 的角色就是屬於雲端文件產出工具,隨時都可以將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這樣一來資料的保存也比較方便,行動裝置也不需要有太強大的編輯軟體,只要上雲端就可以操作了,像我的文章幾乎都是在GoogleDocs 上編輯完成的。

連接上述的GoogleDocs 與aNote 同步觀念,一旦我將基本的想法與概念記錄在aNote 中,其實也就是將草稿建立在GoogleDocs 中了,回到家或是其他可以使用工作站作業的地方,只要把我的草稿加入更多搜尋到的資訊(可由Evernote 中取得),就可變成一篇有價值的文章囉!


最後,作者把時間工作管理繪製成整合圖示如下


1. Gmail 將需要被追蹤的信件傳送至GoogleTask
2. GoogleTask 與GoogleCalendar 整合
3. GoogleCalendar 將資訊推播至iphone iOS calendar
4. aNote 至iOS calendar 抓取行事曆資料
5. aNote 整合自身todo, note, diary, anniversary 至calendar 中
6. aNote 將所有想要同步的文件與GoogleDocs 同步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唷:D

(photo via http://big5.made-in-china.com)
Continue reading →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工作與行事曆管理(中)

0 意見


Awesome Note(aNote) iPhone app


作者很少會介紹付費app,一定是因為這款實在太實用才會介紹,他也幾乎不降價,所以各位,該敗的還是要敗阿XD

aNote是一個可與雲端同步的calendar(event)、note、todo、diary、anniversary 的編輯管理app
光看完上述所簡單介紹的一行文字,大概就可以知道它的強大之處。

以作者使用工具的狂熱程度一定會選定一個能夠水平整合的Canlendar,也就是具備雲端同步的功能,aNote剛好可以滿足我的需求。


官網 http://www.bridworks.com/anote/en/main/index.php
itunes http://itunes.apple.com/tw/app/awesome-note-+to-do-calendar/id320203391?mt=8



他主要的運作模式是抓取iOS 內部的calendar,所以如果你在iOS 內部建立許多calendar,分別來自不同的提供者ex:Google Calendar,只要建立在其中的,都可以被aNote 抓過來顯示。

aNote 優點就是顯示介面十分優雅舒適,且可以藉由手滑動來清楚從月瀏覽模式看到日行事曆內容,這種操作方式還是第一次看到,很讚!所以,只要我們將iPhone 的內部行事曆加入想要同步的行事曆,然後再設定好aNote 與iOS 之間的及時同步功能,那就可以直接到aNote 裡面去瀏覽囉!

以下將介紹Awesome Note 相關功能


todo
這功能也是一般的note app 都會有,但我想要單獨把它拿出來說明,todo 的定位為何?
大家都很清楚,作者在Google Calendar 裡面已經有Task了,Task 跟todo 都一樣屬於任務性質,也都具備打勾勾的框框,到底差在哪呢?(Task的介紹請見"工作與行事曆管理(上)")

這就要看使用者自己將他們定義在什麼位置了

---------------------------------------------------------------------------------
以下與大家分享作者的Task 與todo 的定位

Task的定位
Task他是架設在Google 的體系下,而比較適合在筆電上面做全方位的專案控管,也可以和許多自己建立的Task 子項目calendar相互配合,比較屬於長遠計畫與大目標的控管,而Task通常是我早就建立好的行程,所以多半不需要提醒,我自己很清楚這件任務的進度。

todo的定位
作者將它定位為當天突然出現的重要小任務,而且這小任務是"必須要被提醒的",如同突然被通知七點要去開會,那是有可能會忘記的,那我就將臨時的會議加入todo,並且設定六點半通知,aNote 會以美妙的鈴聲準時提醒。

另外,不一定是臨時發生的事件,而是需要被提醒的代辦事項也是todo的領域,如同作者預計明天要帶相機出門,就會將帶相機這件事情寫到todo 裡面,並於晚上十一點提醒作者要把相機塞進包包裡,這樣一來就不會遺忘任何重要的事情了。

關於代辦事項提醒功能的部分:為了保護隱私,不將手機資訊放到網路上,所以不使用google Task 的手機提醒代辦事項的服務;而採用簡易的aNote todo的貼身代辦事項提醒功能。(雖然iOS 有Reminder 與memo,但其沒有與calendar整合,所以單一的iOS calendar無法達到作者需要的提醒功能。)

GoogleTask 與aNote todo 小結:
GoogleTask 屬於長遠的計畫,完成度與控管由工作站掌握,由行動裝置瀏覽。
aNote todo 屬於臨時、須被提醒的小任務,由行動裝置完全控管及提醒。
---------------------------------------------------------------------------------------------------
"工作與行事曆管理(下)"將會繼續介紹aNote的其他功能。

(photo via http://www.hopemarket.com.tw, http://www.brothersoft.com/awesome-note-476867.html)
Continue reading →

工作與行事曆管理(上)

0 意見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套方便的工作管理的工具,雖然都是大家常見的工具,但我希望能與大家聊聊的是:如何讓工具與生活連接以及每項工具之間的密切關係與活用方式
About Gmail, GoogleCalendar, GoogleTask, Awesome Note, GoogleDocs

Gmail

Gmail是我最早踏入這領域的入門工具,看著它成長也看到各種越來越方便的附加元件加入,信件的整理已趨向越來越簡便,以下將介紹這好用的信箱。

1. 可記憶我們的閱信習慣,自動分類重要信件與非重要信件。對於大量信件來源的人,可以藉由此功能做好信件管理,不會因為信件一多就浪費太多時間在信件堆中間尋找重要的文件,當然,這部分需要我們在Gmail上面設定,也必須與Gmail長久相處才能夠讓Gmail自動判別。

2. 具備強大的擋廣告信能力。這不用說,一般好用的信箱這功能都須具備。

3. 可以自動標籤每一封來信。這部分需要我們先行手動設定誰誰誰寄來的上什麼標籤,之後Gmail就會自動將來信上標籤,上了標籤之後找信件會較方便。

4. 介面美觀,可自行設定,瀏覽方便。例如:使用者介面背景可設為群組式的互動背景,如同作者的Gmail背景會隨著每天的時間變化,清晨的時候就會有藍藍的天空圖,中午就會有大太陽,每個時段的背景都不同。

5. 小工具眾多,可以讓我們慢慢選擇方便使用。作者加入Google calendar等,可以隨時掌握今天的行事曆為何。

6. 可整合Google Task,後面會再做說明這好用的東西!

進入 Gmail 重點,我將信件分為三大區塊以便我瀏覽

第一類別為未讀區(Unread)
只要還沒讀,也還沒分類的文件都會停留在這邊,因為作者將自己的Gmail嚴加控管,所以不容易有廣告信的入侵,這區不太會有垃圾信件,垃圾信件進來也會經Gmail篩選自動進入spam。

第二類別為特定標籤區(作者的設定兩個特定標籤為Work與Society)
只要與我工作有關的信件我都會把這些信件標上"工作標籤",上了標籤之後就會自動跑到第二區塊,我每次打開Gmail就能非常清楚我的最新工作信件狀態為何。

第三類別為已讀信件區(Everything else)
只要非工作區的已讀信件都會跑到這區來,以便我知道我前些日子處理過那些信件,由此分類,讀信就變成一種享受,很快知道信箱狀況還有最近我處理過那些問題。

Google Calendar

坊間有許多不一樣的行事曆平台,其實介面、功能大同小異,但真正能比出勝負的因素在於"整合性"。Google Calendar的優勢就在這邊他整合了Google Task、行事曆分享、行事曆提醒、行動裝置同步等功能。

先從作者的行事曆架構開始說起
我將行事曆分為Personal、Task、For Task(Task子目標)、Information、Special。其中,Task行事曆是由於作者使用Google Task服務,系統自動生成的行事曆。

以下將介紹如何管理這些行事曆


1. Personal
顧名思義,他就是個人基本的行事曆,有任何赴約等資訊都直接記錄在個人行事曆上

2. Task
是GoogleTask的內部資料夾,可以自訂資料夾名稱,作者定義此資料夾的名稱為Task,因為Google Task不支援長期的任務,也就是說單一任務不能設定連續兩天以上,Google Task的日期設定屬於任務達成日,也就是說達成任務就打勾。所以我把他設定為我長期工作的一個milestone,檢視自己可否在這時間內完成任務。

3. For Task
是建立在Google Calendar下面的行事曆。我將完成各種上述Task前所要完成的子項目都一一建立在此行事曆下,透過顏色的分類,可清楚了解我最近須做什麼事情是關於Task的,而也非常清楚我正在執行哪一個Task milestone 的子項目。



另外,Gmail也支援GoogleTask。舉例來說我要提醒一個廠商寄送發票給我,我寄信提醒他,而我可以在此信件上按”add to Task”,然後這個信件就會被加到GoogleTask中,我就可以設定此Task的目標日期,也就是我希望廠商在哪一天內要回覆我。這樣就可以經過Calendar掌握所有我需要對方回應的信件,不會說我寄出信件之後,此信件就藏在寄件備份中,最終就忘記這件事情了。

4. Information
這個Calendar多半是存入許多我不一定會去的大活動時間,只是提醒我有這些活動在舉辦中,或是說哪個商品正在特賣,我都會將這些資訊加入Information裡面,讓我可以從瀏覽Calendar 馬上知道有哪些活動我可以參加或是哪些好康我可以去了解。

5. Special
這分類其實沒什麼,只是特地分出一區,把顏色區隔開來,放比較特別比較重要的事情,讓我隨時開Calendar都可以督促自己這件事情快來了。

6. Others
這個分類是其他零零總總作者自己的分類,大家也可以升成自己喜歡的類別。

經過顏色的區分,我們就完成一個很精美又實用的個人Canlendar囉,同時又可以整合Gmail跟GoogleTask,讓生活更加有效率!

上述作者的分類只是一個作者提供的簡易參考,如何分類並利用這些工具得依循每一位使用者的生活方式與習慣,而工具絕對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有效率!

另外,在工作與行事曆管理(中)將繼續介紹好用的工具軟體Awesome Note, GoogleDocs與作者如何利用這些工具做好生活管理。
Continue reading →
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如何善用工具做閱讀管理(下)

0 意見


Google Reader

http://www.google.com.tw/reader/
上一篇一直提到這位軟體工具匯集大師Google Reader,這邊終於要正式的介紹它的功能。

Google Reader是一個資料彙集的平台。坊間有許多RSS訂閱平台,作者認為Google Reader是最直觀最好用的,我們只要在提供RSS訂閱的網站,按下訂閱按鍵,就可以直接訂閱該網站即時更新的資訊。

而Google Reader也提供資料夾的功能來整理訂閱清單,作者分了科技類、市場行銷類、Apple、Robotics等類別,只要按下分類資料夾,馬上可以看到所有相關的文章。



Google Reader的優點
1.支援非常多的軟體工具,在此只介紹作者篩選後使用的軟體工具:
a.支援Zite,Zite會藉由Google Reader讀取個人喜好讓Zite提供的新聞資訊更貼近使用者。
b.支援Flipboard,Flipboard可擷取Google Reader訂閱清單讓作者可以從iPhone上面及時看到訂  閱資訊。
c.支援Pocket,我們可以將有興趣的文章直接傳送至Pocket。
2.Google Reader會記憶個人喜好,以便我們可以優先讀到我們有興趣的訂閱清單。
3.方便的快捷鍵,從Google讀取資訊非常方便,只要一直按鍵盤j跟k(快捷鍵)就好啦。
4.Google Reader支援訂閱清單分享。


作者提供一些自己簡易的中文清單給大家使用如下:
a.科技類
http://www.google.com.tw/reader/bundle/user%2F14576006092909345354%2Fbundle%2FTech
b.市場行銷、財經
http://www.google.com.tw/reader/bundle/user%2F14576006092909345354%2Fbundle%2FMarketing
c.iPhone新聞
http://www.google.com.tw/reader/bundle/user%2F14576006092909345354%2Fbundle%2FApple

稍後閱讀軟體 Pocket

Pocket是一個舒適的閱讀工具,他是個讓我們消化文章的好地方,我們不可能將PC帶著到處跑,所以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跟智慧型手機在一起,所以,由智慧型手機蒐集我們要的資訊是非常重要的。

一整天下來,我會從Zite(新聞收集站)跟Flipboard(資訊收集站)得到許多我想要的文章。但因為不可能從手機上面一篇一篇慢慢地讀,所以作者會將文章轉移到Pocket裡面。回到家之後,打開電腦,到Pocket網站,細細品味每一篇今天收集到的文章。因為都是自己搜尋到的文章,所以標題都不陌生。經過一整天,也知道這些資訊將會用在哪邊,這樣的稍後閱讀工具對我來說,吸收得更快,更有效率。

經過細嚼慢嚥後,會找出真正有內涵的文章;找到我們真正需要的資料,這時,這些重要的文章,就會被我轉移到"Evernote"裡面,Evernote也就是作者的最大資料庫。

Pocket的優點
1.良好的稍後閱讀工具,提供簡易的閱讀介面,閱讀版面乾淨清晰,長久閱讀不會感到煩躁。
2.可管理標籤,自由的標上我們喜歡的標籤。
3.可依照自身愛好選擇瀏覽含影片的文章、含照片的文章等分類方式。
4.不一定要從Zite、Flipboard才能轉到Pocket,平時在桌上型電腦瀏覽各式網頁,就可以將我想稍後看的網頁直接存到Pocket裡面,簡單的說,就是一個雲端書籤,但他不只存下網址,更存下網址裡面的內容。

Evernote

Evernote其實在國外非常的有名,但在台灣,作者看到的使用者甚少,它的功能非常強大,只是因為要付月費或是年費,導致間接隔絕了一堆喜歡Evernote的使用者,但將它作為一個資料庫來使用是綽綽有餘了。

Evernote是一個文件編輯器,如同Google Docs,但Google Docs的雲端編輯能力較強大,Evernote強在電腦端軟體的編輯能力,兩者的定位本身就不同,也就是說,Evernote在Local端要與軟體文件編輯霸主"Word"抗衡,在雲端又要與Google Docs競爭,他未來的路會非常難走,但Evernote做足了雲端與Local端的整合,這部分如果能打響名聲,會是他的強悍立足點。

Evernote可做為強大的資料庫,他提供文件的搜尋功能,一旦經過我精心挑選匯入資料庫裡的文件,幾個字鍵入搜尋就可以抓到所有我需要的文章。

Evernote的優點
1.提供優良的閱讀編輯平台。
2.支援許多其他平台,也支援許多編輯功能,但現階段作者拿來當資料庫用。
3.強大的搜尋能力,可以從資料庫中快速找到自己要的東西。
4.沒有空間上限,但有每日上傳上限,這樣其實對於每天在搜尋資料的使用者來說,非常貼切。
http://playpcesor.blogspot.com/2012/04/evernote-10.html (參考電腦玩物)

Facebook

Facebook不只是社交平台!
我們都知道,到他人的版面按下Like鍵,就會不時的收到他版的資訊,也就是說,我們要加強管控我們所按下的Like版面,讓我們平常的版面存在更多我們希望得到的資訊,而不是讓太多廣告文件進駐我們的版面。

所以,作者的Facebook其實每天都會有許多財經資訊與創業資訊進駐,讓我可以經過簡易的社交平台得到許多好文章、好想法。

最終作者在這邊做一個總結資料彙集的流程如下

1.經過平日蒐集的Google Reader訂閱清單與網路上的大量資訊,匯集至Flipboard與Zite
2.我們從手機上簡單的擷取自己想要稍後閱讀的資料,傳送至雲端稍後閱讀工具Pocket
(一般網頁資訊也可以直接匯入Pocket)
3.經過稍後閱讀,整理出我們需要的文章,儲存至個人資料庫Evernote
4.完成資料建檔,以便我們以後可以從Evernote細細品味所有值得儲存的文章
5.最後從Evernote的搜尋引擎中快速得到我們想要的資訊,在Google Docs裡建立自己的文章

Continue reading →

如何善用工具做閱讀管理(上)

0 意見


為什麼要使用工具?


俗話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把這些資訊串流整理好,就要先把這些資訊匯流管理工具搞清楚,在講軟體工具之前,我得先跟大家說明硬體工具的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為何?
買了智慧型手機到底是為了什麼? 怎麼讓智慧型手機讓我們的生活更具智慧?如果只是接接電話,那大可不要辦智慧型手機,因為他沒有智慧的價值。

智慧型手機的價值在每個人手中都不一樣,買了手機只是為了名牌,那這價值顯得很低廉,因為這智慧型手機只是個靈魂的空殼而已,我們必須把智慧型行動裝置加入它應有的價值,進而提升我們個人的行動效率,才不會枉費科技帶給我們的便利性。

我們的身邊不外乎兩項硬體裝置:智慧型手機 與 個人電腦。
我在此提供硬體裝置在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下:

智慧型手機:即時查詢資訊、紀錄簡單事情、行事曆提醒等。
個人電腦:專案控管、文件排版編輯、處理大型事務等。

簡單的說
智慧型手機只用來瀏覽資訊、簡易記事等。
個人電腦用來需要靜下心來編輯或是瀏覽的事情。

回到源頭,我們都清楚需要先提升工具存在的價值,要如何做呢?  

以下將介紹運用工具軟體做資料蒐集與整理的方式。


iPhone 免費 app “Zite”


一天的起點,從早餐開始。早上,正是西方國家資訊爆炸的時刻,打開Zite便可以蒐集全世界的資訊。Zite提供的文章較屬於新聞資訊,所以藉此讓自己能夠瞭解每天國家發生什麼大事。


Zite的優點
1. 免註冊,而註冊的好處在於可讓個人設定資訊流通於各裝置之間,如同iPad等。
2. 自動搜尋個人愛好的主題,以便我們一打開Zite,就可以得到最新的新聞資訊。
3. 可與Google Reader與稍後閱讀工具Pocket連接,藉此更能提供符合我們需求的新聞。
(請見如何善用工具做閱讀管理(下))。
http://playpcesor.blogspot.com/2011/10/zite.html (參考電腦玩物)


iPhone 免費 app "Flipboard"


利用些許時間了解新聞大事之後,有些上班族準備座車,開始較長的通勤時間,這時,打開Flipboard,開始收集各方網誌、社群網站、網站提供的最新文件。


Flipboard與Zite的不同點在於:需要自己設定訂閱來源,而Zite的新聞來源我們並不會知道,也就是說,平日我們在瀏覽網頁的時候,就得尋找自己的資訊來源,加入自己的訂閱清單裡。

而我個人的訂閱清單都存在"Google Reader"裡,只要有我喜歡的網誌、各式整理過的資訊、各個站長的心血結晶,我都會馬上加入我的Google Reader訂閱清單。
因為Google Reader在iPhone上面沒有相對好用的app可以瀏覽,所以我就藉由Flipboard這好用且介面清楚的app來抓取我自己的Google Reader的訂閱清單。


Flipboard的優點
1.可與Google Reader同步,擷取自己想要的訂閱清單,也可以訂閱社群網站資料
   (前提Google Reader訂閱清單資料夾要設定好)
2.介面美觀,閱讀方式直接,圖像式閱讀,可以馬上抓到標題重點
3.可與稍後閱讀工具Pocket結合(請見如何善用工具做閱讀管理(下))
http://www.techbang.com/posts/7796-flipboard-launched-iphone-version-of-mobile-phones-can
(參考T客邦)


以上介紹Zite與Flipboard兩大作者常用的行動裝置閱讀軟體,這兩大軟體扮演手機上匯集新聞資訊的重要角色,我們只需要打開應用程式,簡易閱覽,這也是行動裝置存在的目的。

如何善用工具做閱讀管理(下)將會介紹如何善用稍後閱讀軟體,將手機上我們快速瀏覽的資訊快速擷取,讓我們能從電腦上舒適閱讀,吸收寶貴又精華的資訊。
Continue reading →

標籤

to Top